當一件事情注定會在某段時間發生時,我們無法阻擋,只能被動接受,會讓人十分焦慮,因為你無法預想自己在事情發生時會是怎樣的感受,唯一能做的就是趁著還沒有發生,努力提升自己,讓自己能更加從容的應對。而分娩就是每一個準媽媽都要面對的事情,肯定也會充滿不安和焦慮,不知道分娩的痛苦自己能否忍受,不知道分娩中會不會遇到意外。這也確實是人之常情,沒有人不怕疼痛,不過是為母則剛,為了孩子要勇敢面對。我們只能為大家分享一下分娩方面的知識,以幫助大家更好的認識和接受分娩的到來。

分娩宮縮是怎樣的感覺
宮縮時產婦的感覺主要是下腹部發硬、發緊和疼痛。
1、發硬:在產婦宮縮的時候,觸摸產婦的下腹部會感覺到下腹部的肌肉跟鼻尖部一樣硬,甚至會像額頭一樣硬。
2、發緊:發生宮縮時,產婦的下腹部肌肉高度緊張,呈陣發性發緊狀態,隨著宮縮強度的提高,發緊的頻率越來越密,持續的時間越來越長。
3、疼痛:早期宮縮是無痛的,晚期宮縮,就是指將胎兒分娩出產道這一時期,產婦會有陣發性疼痛,同時伴有排便感,而且這種疼痛頻率會越來越快,持續時間會越來越長,直到分娩出胎兒。
臨產后會出現規律宮縮,開始時一般是間隔5-6分鐘,持續30-40秒。隨著產程進展,宮縮的間隔時間會逐漸縮短,持續時間會逐漸延長,等到快生產時,可能間隔2-3分鐘就會來一次宮縮,持續50-60秒。
臨產后的宮縮會伴隨著疼痛,多數人感覺腹部疼痛,部分人會感覺腰背部或者大腿疼痛,疼痛程度和宮縮強度有關。
臨產后隨著規律宮縮,胎先露部會逐漸下降。隨著胎先露部會下降,對膀胱會有壓迫,一般會出現總想解小便的感覺。此時宮口也會逐漸開大,待到宮口開全,就到了產婦需要用勁的時候。
孕婦判斷子宮收縮的辦法,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孕婦平臥于床上,將雙手放在腹部,感受腹部皮膚及子宮的緊張度,如果間隔5-6分鐘出現腹部發緊、發硬,并伴有疼痛的感覺,持續30秒左右,會自行緩解,這種情況就是臨產的宮縮。

分娩出現宮縮一般多久會生
出現規律宮縮多久會生,需要根據是初產婦還是經產婦等情況而定。一般初產婦需要10-20小時,經產婦大概需要6-8小時。
1、初產婦。正常足月分娩,當產婦開始出現宮縮后,因為宮口骨盆比較緊,完全開全需要的時間比較長。一般大概需要10-20小時胎兒可以出生。每個人體質情況不同,胎兒大小等情況不同,所以具體需要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
2、經產婦。經產婦因為骨盆口和宮頸口以及陰道都比較松弛。所以出現宮縮后,分娩的速度比較快,大多數只需要6-8小時胎兒就可以娩出。少數孕婦甚至只需要2小時左右就可以分娩。
宮縮分為真性宮縮和假性宮縮,如果是假性宮縮則距離分娩的時間較長,無法判斷具體的時間。例如在孕中期和孕晚期時,受到外在刺激以及子宮內的刺激時,均有可能會出現假性宮縮現象。由于距離預產期的時間比較長,因此無法判斷準確的時間。
宮縮如果為真性宮縮,從子宮出現規律性宮縮開始,一直到宮口擴張到十指,初產婦大概需要10~12個小時左右,經產婦比初產婦要快,多長時間因人而異。從宮口擴張到10厘米開始一直到胎兒娩出,初產婦一般需要1~2小時內完成,經產婦相對更快。
一般來講產程的長短取決于孕婦的自身體質,和孕婦是初產婦還是經產婦有密切的關系。在臨產以后,初產婦的產程多數需要12~18個小時,有的會更長,臨產之后的宮縮一般3~4分鐘一次,持續30秒左右。這樣才是真正臨產之后的宮縮,還要同時伴有宮頸管的消失及進行性的開大。如果是有規律的間隔三四分鐘以內的,持續30秒以上的宮縮,同時伴有宮頸管的消失及進行性開大,稱之為臨產。
這樣的臨產之后的宮縮,一般初產婦需要12~18個小時以上才能夠分娩。經產婦的產程往往難以判定,但大多數都會比初產婦的產程的時間要短,如果既往有急產病史的孕婦,可能此次的產程會更短,急產是指產程在三個小時之內就結束,對于有急產史的經產婦,一旦出現宮縮,一定要盡早地到醫院就診,以避免孕婦不能及時到達醫院,胎兒在院外發生危險。

如何緩解分娩時的陣痛
分娩時陣痛可以通過精神安慰、按摩腰骶部、拉梅茲呼吸法、理療儀、水中分娩、鎮痛藥物等方法緩解。
分娩時陣痛緩解一般分為藥物類鎮痛和非藥物類鎮痛,藥物類鎮痛主要包括肌肉注射鎮痛藥物、椎管內分娩鎮痛等,其中椎管內分娩鎮痛效果好,一般在宮口開到2~3 cm時進行椎管內阻滯,確保在嚴格控制藥物劑量的情況下,既不影響子宮的規律性收縮,又可以阻斷疼痛。非藥物鎮痛法如下。
①精神安慰法:指家人在旁邊對產婦進行支持和鼓勵;
②按摩腰骶部:該法對有些孕婦比較有效,可以緩解腰部的疼痛;
③拉梅茲呼吸法:是指在宮縮間隙平穩呼吸,宮縮時深呼吸緩解疼痛和緊張情緒。
這些非藥物類鎮痛方法緩解疼痛都是有限的,建議產婦在生產時要有信心,做好心理準備,家人的陪同會給產婦更多的鼓勵。現在還有很多醫院開展了無痛分娩,無痛分娩對于緩解分娩疼痛的效果是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