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每件事都存在一定風險,根據事情性質的不同,風險也有大小,為了更加順利的完成目標,合理的規避風險是非常重要的。在試管妊娠階段,胎兒能否正常健康發育,順利誕生,也是存在未知風險的,我們積極的進行產檢,合理的規劃生活,就是為了減小這種風險。唐篩檢查是產檢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是排查胎兒是否存在畸形問題的重要手段,快來看看到底是怎樣的吧!

唐氏篩查低風險是什么意思
唐氏篩查低風險提示胎兒患唐氏綜合癥的概率比較低,不需要特殊治療,到22~26周的時候做四維彩超排畸檢查,如果檢查結果正常,說明胎兒沒有問題。
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飲食多樣化,多喝溫水,多吃新鮮水果蔬菜,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冰冷食物,定期去醫院做產前檢查,保證充足睡眠,保持心情舒暢。
唐氏篩查是懷孕期間篩查胎兒患有十八三體,二十一三體以及開放性神經管畸形的重要產檢項目。唐氏篩查的結果判斷主要是根據計算的風險值與所規定的截斷值來進行比較,如果風險值低于截斷值,那么就是低風險。
低風險一般認為是正常的。雖然唐氏篩查低風險是正常的,但是只能提示胎兒發生異常情況的風險比較低,但是不能保證胎兒一定不發生各種風險,所以在后期的產檢中依然需要按照標準流程進行產檢,把各項必須完成的產檢項目做完。
唐氏篩查低風險,提示患病的風險沒有增加,并不表明一定正常。因為篩查實驗不是確診實驗。確診試驗需要做胎兒的染色體核型的分析。
目前以唐氏綜合征為代表的染色體疾病,是產前篩查的重點。如果篩查結果陽性,也就是高風險,則表明患病的風險增加。篩查結果如果是陰性,也就是低風險。

唐篩低風險會不會畸形
唐篩的結果是低風險,提示胎兒患有染色體或者神經管畸形的幾率不大,但并不意味著唐篩低風險胎兒就絕對不會有畸形。因為唐篩檢查的準確率只有75%左右,在不同的孕周測試出來的結果也是不同的。
會有畸形的幾率,不過唐篩只是一種篩查胎兒是否有唐氏兒等畸形的檢查。準確率只有百分之60左右。唐篩低風險只是代表發生唐氏兒等畸形的可能性小一些,并不能完全排除胎兒畸形的可能性。
唐篩又稱唐氏篩查,是一種篩查性質的試驗,不是一種確診試驗,測試結果有三種:高風險、臨界風險和低風險,因此唐篩得出的結果是低風險,只能提示胎兒畸形的風險值大小。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孩子就沒有可能是唐氏兒。即使唐篩結果是低風險,也不能掉以輕心,依然要做好其他產檢項目,特別是孕期B超的篩查,因為可能漏診的胎兒會通過B超可以看出結構畸形。
綜上所述,唐氏篩查低風險胎兒不一定沒有問題。若夫妻雙方存在遺傳學疾病,既往生育過畸形兒或高齡等,應選擇其他檢測方式,如無創DNA、羊水穿刺等。生活中保持心情舒暢,不要過于焦慮。
如果醫生有建議,或者是孕婦自己不太放心,就需要做進一步檢查,例如做無創DHA檢查或羊水穿刺檢查,從而進一步明確。

唐氏篩查臨界風險嚴重嗎
唐氏篩查臨界有一定風險,意味著患病的風險增高,但并沒有確診,不是非常嚴重。
妊娠早期通過超聲測定胎兒頸項透明層厚度和孕婦血清學檢查測定唐氏綜合征,檢出率為85%,妊娠中期測定血清學標志物,在孕15~20周檢測,檢出率為60%~75%。但是產前篩查并不是確診實驗,處于臨界值不代表陽性,即使陽性也只能意味著風險升高,風險高者還需進一步確診實驗。
無創產前檢測技術通過測定孕婦血漿中胎兒來源的游離DNA篩查,準確性高,可用于高危人群的次級篩查。
如果做唐氏篩查檢查結果是臨界風險,那么這并不是很嚴重的結果。只是表明寶寶發生染色體異常的幾率略微增加,這種情況,建議可以做無創DNA,來排除寶寶患有染色體異常的情況。
因為唐氏篩查就是一種篩查手段,不是確診,所以如果出現臨界風險,只是表明發生幾率升高,并不表明寶寶一定患有染色體異常,通過做無創DNA即可排除。
但是,針對唐氏綜合征篩查是臨界風險,且做進一步的無創DNA篩查、羊膜腔穿刺檢查,明確是唐氏綜合征,此時才屬于嚴重情況。
總而言之,唐氏綜合征篩查是臨界風險的孕婦需要加強日常生活管理,按時前往醫院復診,必要時可能需要終止妊娠。